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庆专稿》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题记:

  重塑城乡关系,城乡融合发展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,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”

 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,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,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对“三农”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。

  回顾以往,建国初期推行的“城乡二元结构”的治理体制,曾经在相当程度上稳定了城乡社会发展,取得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。

  但是,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、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,原有的城乡二元治理结构体制,却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愈来愈明显的制约作用。主要表现特征是,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,导致了两种不同资源配置的严重错位,以及在城乡户籍壁垒基础上的出现的其它问题。

  城乡二元结构治理体制不仅是指城乡二元经济结构,也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,同时也体现了城乡关系的二元性。广大农村附属于大小城市,其核心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乡户籍制度。当时国家明确将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,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几十种相关制度安排。如粮油供应制度、劳动用工制度、社会保障制度等。这种制度设置把城市与农村人为分割,使得非农业户口附带了各种特权和福利,形成了城乡不对等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。因此,我国的城乡结构二元差异不仅是一种自然空间结构的差异,也是一种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差异,更是一种国家政策主导下的制度设置的差异。

  时至今日,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关键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。2017年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,要按照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总要求,“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”“走共同富裕之路”“走质量兴农之路”“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”“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”“走乡村善治之路”“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”。

  所有这一切,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经之路。

  因此,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主要任务,一是以产业兴旺为根本。乡村最核心的产业是农业,最重要的目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,最突出的问题是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偏低。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推进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,唱响质量兴农、绿色兴农、品牌强农主旋律,使农业成为一个具有无限生机的美好产业。

  二是以生态宜居为要务。要推进生产、生活、消费绿色化,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,用绿色点亮乡村,使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。

  三是以乡风文明为关键。要把树正压邪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,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,使乡村好习俗、好习惯、好风尚的文明乡风和良好家风蔚然成风。

  四是以治理有效为保障。要推进以法治为前提实现乡村治理有序、以德治为引领实现乡村治理有魂、以自治为核心实现乡村治理有力的“三治”融合,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、政府负责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共治格局,确保乡村社会和谐有序。

 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目标。要构建长效的政策机制,不断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,让广大农民群众具有全面摆脱贫困的能力、创新创业的能力、持续发展的能力,共享现代化的美好生活。

  值此 国庆73周年华诞

  结稿于致遠書齋 —马志騫—    

关于作者: 今日商业网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