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2日清晨,秋阳微露,清风送爽。武学源研学营第三期《四行仓库至南浦大桥外滩8公里徒步课》在四行仓库晋元纪念广场准时启航。上午8:50集合完毕,参加本次徒步研学的亲子家庭、学员们精神抖擞地迈出脚步,一场串联历史记忆、城市风光与武学传承的徒步之旅正式拉开帷幕。

徒步队伍的起点,四行仓库晋元纪念广场庄严肃穆。看着墙体上密密麻麻、深浅不一的弹孔,家长们回忆讲述着80余年前“八百壮士”死守仓库、抗击日寇的壮烈往事。斑驳的墙面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,每一个弹孔都在无声诉说着那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,孩子们屏息聆听,眼神中满是崇敬,家长们也纷纷驻足,在实地实景中感受家国情怀的厚重。

沿着苏州河一路前行,队伍首先抵达浙江路桥。鱼腹式桁架桥,是外白渡桥的姐妹桥,桥身的铆钉与钢铁纹理沉淀着百年时光。老师指着桥梁的精巧构造,讲述着它从清末至今见证的城市变迁,从旧时的货运要道到如今的网红打卡地,这座桥不仅承载着交通功能,更藏着上海的工业记忆与城市智慧。

行至中国邮政博物馆,砖瓦墙的欧式建筑格外醒目。馆外的绿色邮筒与复古电车模型,瞬间将大家拉回书信传情的年代。从古代驿传到现代邮政,从烽火传书到即时通讯,路过时回忆感叹通信技术的飞速变迁。很多人在博物馆门口合影,定格这份跨越时空的邮政记忆。

苏州河边的“最美打卡点”前,队伍停下脚步。抬眼望去,外白渡桥的钢铁轮廓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,与对岸浦东陆家嘴的摩天大楼群相映成趣。百年古桥的典雅与现代都市的繁华同框,构成一幅独特的城市画卷。大家纷纷举起相机,记录下这“古今交融”的绝美瞬间,快门声中满是对上海城市魅力的赞叹。踏上外白渡桥,老师讲述着它作为“上海第一座钢结构开合桥”的传奇,从《情深深雨濛濛》中的经典场景到如今的城市地标,这座桥的每一根钢梁都承载着上海的浪漫与故事。

徒步途中,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驻足令人动容。全体成员自觉列队,神情肃穆,向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烈们深深鞠躬。没有过多的言语,却在沉默中传递着崇敬与缅怀,这份家国情怀在徒步中悄然扎根。

临近十六铺码头,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江风拂面而来。队伍在开阔的空地上停下脚步,一场别开生面的武术展示随即展开。“嘿哈!”随着整齐有力的呐喊,大家一同演练华人拳心武术之华心拳,出拳刚劲有力,踢腿舒展流畅;随后切换的养生八段锦,动作舒缓柔和,刚柔并济间尽显武学魅力。路过的游客纷纷驻足围观,特别是外国游客们惊叹不已,为这场江边的武学练习鼓掌喝彩。

徒步路上,温情时刻不断。大孩子们主动牵起年幼学员的手,帮着拎背包、递水壶;遇到上下坡路段,大家互相鼓劲“再加把劲,前面就是美景”;休息间隙,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零食,玩起了趣味小游戏,欢声笑语洒满沿途。不少家长表示,这8公里路程不仅是对体力的挑战,更让孩子学会了互助与坚持,几位家长的运动步数更是突破了日常上限,刷新了个人新里程。

中午12:30,经过近4小时的徒步,全体成员成功抵达终点南浦大桥下。大家兴奋地在大桥的宏伟背景下合影留念,一张张笑脸定格在这充满成就感的时刻。稍作休整后,队伍走进了《上海摆渡》展览,通过老照片、旧船票、摆渡船模型等展品,重温上海“摆渡时代”的城市记忆,了解黄浦江两岸的交通变迁与民生故事,为这场徒步研学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
从四行仓库的历史厚重到陆家嘴的现代繁华,从武学演练的刚柔并济到亲子互助的温情脉脉,8公里的徒步路程,不仅是一次身体的历练,更是一场文化的熏陶与精神的成长。武学源研学营以徒步为载体,让学员们在行走中读懂城市历史,在互动中传递温情,在实践中传承武学精神,这场兼具意义与趣味的研学之旅,注定成为大家心中难忘的回忆。


